《马说》阅读附答案
《马说》阅读附答案1《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小题。(16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①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③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④,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⑤褫(chǐ):解除。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才美不外见()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日啖豆至数斗()④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小题2】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若无事然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小题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小题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小题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①同“现”,显现,显露。②等同,一样。③每天。④流汗。⑵B
【小题1】然 /非精洁 /则宁饿死不受。
【小题1】⑴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⑵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
(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1】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分)
【小题1】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分)
《马说》阅读附答案2[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2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文,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包含的意思,并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3分)
答案:
1(2分)(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2(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1分,直译、意译均可。)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1分)
3(1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4(2分)联系“伯乐”、“马”(1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5示例孔子疑惑不解:自己是一个大圣人、大教育家,为什么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呢?他又发出感叹:时代变化太快,自己跟不上形势了! 揭露了一些人才招聘单位只看学历而不看实力的现实。
《马说》阅读附答案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是马也()(2)才美不外见()
(3)执策而临之()(4)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3】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 ……此处隐藏874个字……乐”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即使。 同“饲”,喂养。 驱使 临:面对。
【小题1】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小题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指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以及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概括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观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采用“托物言志”这种方法的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马说》阅读附答案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C.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而杀之
B.虽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C.策之不以其道 成,将以攻宋
D.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参考答案:
1.D
2.B
3.D
《马说》阅读附答案9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 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2)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
1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策之不以其道 不屡策,不烦御
B.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所以饮水食刍
C.而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而追之
D.其真不知马也 在当其所能而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13.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0.(1)只是 (2)方法 (各1分,共计2分)
11.A(2分)
12. (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2)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 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2分) (共计4分)
13.要善于识别人才(1分),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1分)。(共计2分)
《马说》阅读附答案10阅读训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0xx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1)或:有时 (2)见:显现 (3)等:等同(4)安:怎么 ,怎能 (5)执:拿着,举着
2.(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