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数学教学思考
前几天在复习了分数应用题,联系本节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我稍微改动了书上第139页的31题:十一期间我坐车从威海到济南去旅游,6小时行了全程的,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济南?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初出示学生一片寂静,都陷入了沉思,此时我没有着急,面带微笑等待着,并问:“这道题有难度,用不用提示?”
“不用”争强好生的孩子们马上说。5分钟后有10多个学生提笔,接着更多的学生提笔解决问题。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两种解法:
1、480÷÷(480÷6)—62、(480÷-480)÷(480÷6)
=320÷80=800÷80-6
=4(小时)=10-6
=4(小时)
此时的我又进一步激励学生:“这么难的题同学们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真不简单,再有没有其他做法了?”
“有”。一分钟后王同涛发了言。
“汽车6小时行驶了全程的,因为速度相同,所以行驶480千米所用的时间6小时也是行全程所用时间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求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然后在减去已行驶的时间6小时,求出剩下的时间。”6÷-6=4(小时)。
王同涛说的非常清楚,可有些学生还心存疑惑;怎么这么简单,对吗?所以不少学生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同意。此时我如果发表意见,学生在没理解的情况下也会随声附和。于是我又把问题抛给学生:“这种做法真简单,但到底有没有道理,谁能说清楚?”
“我来”方昱走了上来:“同学们,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大家想如果从学校到华联共1000米,我每分走100米,10分可以到达,是吧?(是),如果从学校到市政府的路程是500米,速度相同,几分可以到达?”
生:“5分可以到达。”
方昱接着说:“从学校到市政府的路程是从学校到华联的路程的几分之几?
生:。
方昱:那从学校到市政府所用时间是从学校到华联所行时间的几分之几呢?
生:也是。
方昱:从学校到市政府的路程是从学校到华联的路程的,速度相同,从学校到市政府所用时间也是从学校到华联所行时间的,所以王同涛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时学生都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并受他们俩的启发,同学们又想出了4种解题方法:
1、6÷×(1—)=4(小时)
2、(1—)÷(÷6)=4(小时)
3、1÷×6-6=4(小时)
4、6×[(1—)÷]=4(小时)
引发的思考:
没想到、也想不到,一道小小的应用题,我们的孩子们竟想出了7种不同的做法,任教了三年五年级的我,也只想到了4种解题方法,而我们的学生却如此得神通广大,课堂上的.精彩表现真可谓是接连不断,令我惊喜而感动。回顾整节课,我认为让学生“精彩不断”的关键是给予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并为他们营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励性语言的适时出现,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已越来越来明显,课堂已不在是我自己的“一言堂”,而是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交往的乐园。通过这节课我也深深觉得学生的能力不可小视,学生在做此题时并不满足于会做,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方法。
1、学生有灵活运用旧知的能力。当碰到分数应用题这个新知识时,学生首先是把新知和学过的相应的旧知联系起来,他们头脑中首先出现的是:要求还要行的时间,要用剩下的路程÷速度,灵活地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了此题。
2、学生有迁移类推的能力。王同涛同学提出的6÷-6=4(小时)的做法,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把行的路程是全程的,根据速度相同,就可以知道行480千米所用的6小时也是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并且当学生不理解时,方昱同学又能根据所讲内容转化成学生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使同学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3、学生有独立创新的能力。学生受王同涛和方昱同学的启发,一位同学想出了,把全程看作单位“1”,用“1—”求出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然后用÷6求出每小时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然后用(1—)÷(÷6)=4(小时)算出还要行的时间。另两位同学又想到先把全程看作单位“1”,看看全程里有几个,就有几个6小时,用1÷×6-6=4(小时)、6×[(1—)÷]=4(小时),算出还要行的时间。多么有创意的方法啊!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不可预设的,而是一个师生等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提供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多一点的活动余地和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