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兴地散步(背景画面)。
教师朗诵:诗歌《散步》(多媒体显示)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
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
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3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3、复述内容
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劝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三、探讨质疑,感受亲情
1、“在散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可以说每个人都做得好,因为爸爸孝顺奶奶,奶奶慈爱亲切,妈妈温柔贤惠,“我”聪明乖巧。)
(“我”家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我”听爸爸的,爸爸听奶奶的,奶奶听“我”的,妈妈听爸爸的,大家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互亲互爱。)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晚辈来说,是“尊老”;对长辈来说,是“爱幼”。
(2)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现在“我”与奶奶发生了“歧路之争”,大家都听爸爸的,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爸爸会“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中说“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表明爸爸不爱儿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较来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见,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奶奶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4)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会怎样想?
(5)第七段描写奶奶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写出了春的气息,是春天在召唤我们,生命在呼唤我们,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学生集体朗读第八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它实际含蓄地写出了在一个家庭中我们父母的责任,他们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突出了我们父母那种深沉、庄严的感觉,生活的使命感,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3、教师小结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会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精彩优美的语言?为什么?(学生分小组学习、自由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教师特别提示)课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对称美。
(多媒体显示)学生齐读:
有的浓,有的淡。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师生共同品赏“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你能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吗?
(学生交流、回答)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师阐释)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
3、为了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用“散步”为题好不好?你还可以用其他的题目吗?
……此处隐藏949个字……/p>
1、读课文《炮手》。
2、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句。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体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语:惨白等。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想象,炮手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反馈,拓宽思路)
6、指导续写。
(1)大胆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点和性格与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爱心小组行动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低年级的同学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怎样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计划。
5、教师动员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并从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乐伎和艺人们的悲剧命运
2.体会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用意
3.体会作者运用生动、恰当、新颖的比喻来描绘音调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诗篇中对音乐形象描写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战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集团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和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在任左拾遗的三年,白居易从他的正义感和政治上的进取心出发,对时政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与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反而因越职言事而得罪,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送客浔阳江边,遇上一位弹奏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请她弹奏,听她诉说不的身世,诗人既同情她的飘泊憔悴,又联想到自己的贬谪,悲人自悲,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琵琶行》。通过这一打击,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渐动摇,而向佛道思想靠近。他在庐山东林寺建了草堂,礼佛参禅,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相交,自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卒于洛阳。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创作必须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
二、教学“序”
诗人在《琵琶行》中是借琵琶女沦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满怀迁谪之怨,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口译序
2.教师补充资料:
①在《江洲司马后记》中,白居易对司马之职,有一段议论:“若有人蓄器贮用,急用兼济者,居之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尊,处之虽终身无闷。”
②白居易在被贬谪谪去江洲途中新写的《杂感》里,曾用控诉的口吻说:“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种心情。
可见,怀抱“兼济天下”,意欲有所作为不甘于“养志忘名”的诗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谓“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诗人在满怀激情而又难以排遣时的旷达之语和强自安慰的话。
三、教学诗篇
1.范读诗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自读题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 声声思 捻 抹复挑 六幺
迸 虾蟆 钿头银篦 呕哑嘲哳
②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
③理清诗中所叙事情
3.交流自读题
四、作业
自读题②、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领读第1段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寂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此时又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从夜送客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说是“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因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2.音乐的描写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琶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节节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节节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过程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流,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文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